产品简介
农药高渗剂——新氮酮系列产品是高金公司开发的新型专用农药助剂。添加氮酮的农药制剂,能提高药液的渗透和浸润展着能力,破坏害虫的抗性,药液喷洒后,能迅速均匀地润展于植物叶面和害虫体表,破坏害虫体表保护的腊质层,使有效药物成份沿着植物气孔和害虫体表进行渗透,从而将杀虫效果明显提高。在提高杀虫和防止效果的同时,可降低原农药有效成份50%左右,而每亩施用量和防治效果等于或高于原农药。且使用方便深受农民的喜爱,已成为许多新型农药打开市场的有力助手。为满足国内外农药厂家不同农药类型的需求,我公司开发出:
油溶性氮酮:主要应用在乳油类农药中,不溶于水。
水溶性新氮酮:能溶于水,在除草剂中使用效果更好。
粉剂新氮酮:主要应用于可湿性粉剂中。
氮酮和高金噻酮系列产品是目前高渗农药中最先进的高渗剂。
人民日报1995年11月7日报道了用氮酮研制成功12%乳油高渗灭杀净首创成功。并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,1997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又报道了利用氮酮研制成功20%高渗杀螨净乳油,1997年5月4日人民日报再次报道了新研制的新一代高效除草剂42%高渗乙莠水悬浮剂试制成功并通过鉴定。在其它除草剂中如灭草松、乙草胺乳油、丁草胺乳油草甘磷水剂等制剂中都已得到了初步应用,并取得了显著效果。
该产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,无臭、无味、无毒、属于非易燃产品,能溶于甲苯、丙酮、乙醇等有机溶剂,具有极好的乳化、混配性。
使用方法:新氮酮在生产农药制剂时直接加入,其添加量为农药制剂的0.5%-2%,常规用量为1%。
新氮酮广泛应用于有机磷、拟除虫菊酯类、氨基甲酸酯类和复配型的杀虫剂、杀菌剂、除草剂等各类农药。
性状·物理性质·作用机理
一、性状:
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澄清的油状液体,无臭,几乎无味。
正品:月桂氮卓酮
化学名:1—十二烷基-六氢-2h-氮杂卓-2-酮
化学结构:
分子式:c18h35no
分子量:281.48
二:物理性质:
折光率:1.4610~1.4720(25℃)
相对密度:0.900~0.926
溴化物:0.1%
重金属:0.001%
酸碱度:呈中性反应
含量:95.0~103.0%
溶解度:可溶于各种有机溶剂
三:作用机理:
氮酮的高效渗透作用,是影响活性生物体表角质层,促使有效成份通过表皮层进入体内,由于活性组织表面的细胞之间空隙增大,防御能力降低,有效药物就能迅速通过表皮进入体内直达标靶,使药物发挥效力。
1.对害虫的作用机理: 害虫大部分都是昆虫,害虫的表体有脂质保护层或有硬壳的保护层,大多数的杀虫剂在触杀、喂毒、熏蒸等机理方面都不完全具有,各有侧重。当触杀型或胃毒型杀虫剂加入氮酮后,首先与害虫表体亲和、浸润,使其形成均匀的药膜,破坏害虫的表体结构,使其表皮防御能力降低,促使杀虫剂在短时间内比较顺利的进入害虫体内达到作用部位,如是胃毒性杀虫剂,就会破坏害虫的胃内膜,迅速吸收代谢到达作用点,迅速杀灭害虫。
2.植物病害的作用机理: 作物的各种病害,都是由细胞组成,不论是触杀型杀菌剂还是内吸型杀菌剂,都必须在有效浓度下,喷洒到作物表体,作用到病害,需要一个接触、渗透过程,由于杀菌剂的性质所决定,在单位时间内进入植物体内或进入病害内部的有效药物是一定的,要提高灭杀性能和速度,就必须加大用药量。加入氮酮的杀菌剂,能迅速穿过细胞壁,杀灭病害,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。
3.对杂草的作用机理: 各种植物,其叶子表面都有自我保护作用的腊质层,有害杂草特别是恶生杂草腊质层结构致密且较厚,而各类除草剂都必须与杂草接触,传过腊质层后才能发挥作用,加入氮酮的除草剂喷洒到杂草表面,能破坏其腊质层,促使除草剂迅速发挥作用杀灭杂草。
总之,从氮酮的作用机理看,是促进有效成份进入活性体内的高效透皮促进剂,这也是使用氮酮后,农药用量降低,药效提高的理论根据所在。
一般加入氮酮的药剂,比原制剂节约农药30-70%,杀虫速度增加1~5倍,药效迅速,且药效延长3~7天,使农药走向高效、低毒、迅速、持久的轨道。
氮酮在农药中应用情况
氮酮促进活性成份透皮吸收这一特性,使氮酮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,其应用领域涉及有医药,农药,兽药,印染,皮革,化妆品,保健品,金属面处理,抑止晶体析出等众多门类,应用报道越来越多。由于在农药中效果显著,已成为新型农药打开销路,创名牌的有力助手。
氮酮在农药制剂方面的应用,主要是应用于乳剂、液剂(包括水剂)和粉剂。
广泛应用于有机磷、菊脂类、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剂、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各类农药。
例如:
1.有机磷类:包括1605,甲基1605,甲胺磷,久效磷,喹硫磷,辛硫磷,乐果,氧乐果,马拉硫磷,丙溴磷等的单剂或复配制剂,氮酮的添加量一般为该类制剂的0.8-1.2%.
2.拟除虫菊酯类:溴氰菊酯,氯氰菊酯,氯戊菊酯,功夫,来福灵、灭扫利、天王星等的单剂或复配制剂,氮酮的加入量为该类制剂的0.5-1.2%。
3.氨基甲酸酯类:灭多威,抗蚜威,西维因,呋喃丹等的单剂或复配制剂,氮酮的添加量为该制剂的0.5——1.5%。
4.其他类农药如除草剂,杀菌剂等,具体不同品种农药的最佳添加量,应通过药效实验来确定。
氮酮在农药中应用特征
1.制剂性能好, 表现在浸润性、展着性和渗透性强,制剂毒性小,毒力大药效高,性能稳定;(加入氮酮不影响农药制剂的稳定性)。例如:将8%的万灵(灭多威)与4%的氰戊菊酯和助剂混配后按制剂重量1.8%加入氮酮制备成12%的高渗增效型万灵氰菊乳油制剂,测定制剂渗透力小于20秒,共毒系数为480,毒力比未加氮酮的制剂提高了四倍,制剂均匀,无沉淀现象。
2.提高药效, 节省农药用量,减少用药次数,提高农药利用率,避免浪费,大幅度降低施药综合成本。例如:以乐果加入氮酮防治小麦蚜虫为例,试验证明,亩用40%乐果25ml加入氮酮的防效96.7-100%,与亩用40%乐果100ml的防效99.8-100%相当。药效提高了四倍,用药量减少了75%,用药直接成本下降了70%左右,由此可见,氮酮在农药中的推广作用,可以有效地遏止农药生产规模的扩大,减少生产污染,节约原料、能源、劳务和资金等。
3.使用安全,方便。
4.减少环境污染。 室内药效测定用药效对比试验
18%高渗氧乐果对萝卜芽、瓜蚜、截形红蜘蛛24小时沉淀ld50分别为2.19×10-3、1.9848×10-2、28.035×10-5(微克/头)比40%氧乐果乳油药效分别高2.0,3.4和3.8倍。
室内药效对经试验:
江苏农药研究所分别用potter喷雾法和浸玻片法<参照fao(1974)介绍的叶螨抗性测定方法进行>在室内作增效试验。
表1,氧乐果+氮酮对朱砂叶螨喷雾法试验结果
药剂 |
有效浓度
(ppm) |
处理前螨数 |
处理后存活螨数 |
平均减退率
(%) |
40%氧乐果+0.8%氮酮 |
2.5 |
60 |
32 |
46.7 |
40%氧乐果+0.8%氮酮 |
5 |
59 |
8 |
86.4 |
40%氧乐果+1%氮酮 |
2.5 |
62 |
55 |
11.3 |
40%氧乐果+1%氮酮 |
5 |
64 |
7 |
89.1 |
40%氧乐果1 |
5 |
60 |
35 |
41.7 |
40%氧乐果1 |
10 |
59 |
4 |
93.2 |
对照(清水) |
- |
32 |
32 |
0 |
表1,氧乐果+氮酮对朱砂叶螨喷雾法试验结果
药剂 |
稀释倍数 |
有效浓度
(ppm) |
试螨数 |
24h死亡数 |
死亡率
(%) |
20%氮乐果(+0.8%氮酮) |
10000 |
20 |
76 |
33 |
43.42 |
' |
5000 |
40 |
75 |
59 |
78.67 |
20%氮乐果(+1%氮酮) |
10000 |
20 |
78 |
32 |
41.03 |
' |
5000 |
40 |
74 |
43 |
58.11 |
40%氮乐果 |
10000 |
40 |
78 |
21 |
26.92 |
' |
5000 |
80 |
79 |
39 |
49.37 |
氮酮对氧乐果的增效作用: 由上两表可以看出:在喷雾法试验中,氮乐果单用10ppm螨减退率为93.2%、氮乐果加0.85、1%氮酮5ppm的减退率为86.4%和89.1%,效果接近单用的,而氮乐果有效浓度降低了1倍,也即增效接近1倍(表1)。
在浸玻片法试验中,含0.8%和1%氮酮的20%氧乐果10000倍的螨死亡率分别为43.42和41.03%,比同倍数的40%氧乐果(26.92%)分别高16.5%和14.11%;稀释5000倍时,加氮酮的效果分别为78.67%和58.11%,也分别比单剂效果(49.37%)高29.3%和8.74%,其中加0.8%氮酮的效果与单用的差异达显著水平(表2)。说明氮乐果加氮酮(0.8——1%)后可使有效药量减少1倍,而效果相当或略优于不加的。
表3,久效磷+氮酮对棉红蜘蛛喷雾法试验结果
药剂 |
有效浓度
(ppm) |
处理前螨数 |
处理后存活数 |
平均减退率(%) |
40%久效磷(+1.6%氮酮) |
1 |
64 |
18 |
71.9 |
' |
2 |
57 |
4 |
93.0 |
40%久效磷(+2%氮酮) |
1 |
59 |
9 |
84.7 |
' |
2 |
66 |
4 |
93.9 |
40%久效磷 |
2 |
55 |
16 |
70.9 |
' |
4 |
64 |
10 |
84.4 |
对照(清水) |
- |
62 |
50 |
19.4 |
表6,50%多菌灵+氮酮对大叶黄杨白粉病试验结果
药剂 |
病情指数(%) |
平均病情指数
(%) |
相对防效
(%) |
ⅰ |
ⅱ |
ⅲ |
多菌灵+0.5%氮酮 |
52.5 |
42.5 |
47.5 |
47.5 |
36.7 |
多菌灵+1.0%氮酮 |
37.5 |
40.0 |
47.5 |
41.7 |
44.4 |
多菌灵+1.5%氮酮 |
27.5 |
22.5 |
22.5 |
24.2 |
67.7 |
多菌灵(ck1) |
47.5 |
47.5 |
52.5 |
49.2 |
32.2 |
清水(ck2) |
77.5 |
75.0 |
72.5 |
75.0 |
-- |
由表6可以看出,多菌灵单剂防效为32.2%,加入高金氮酮防效均有显著提高。含0.5%、1.0%和1.5%氮酮的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显著。
表4,久效磷+氮酮对棉红蜘蛛浸玻片法试验结果
药剂 |
稀释倍数 |
有效浓度
(ppm) |
试螨数 |
24h死亡数 |
死亡率
(%) |
20%久效磷(+0.8%氮酮) |
10000 |
20 |
74 |
52 |
70.27 |
' |
5000 |
40 |
97 |
73 |
75.26 |
20%久效磷(+1%氮酮) |
10000 |
20 |
73 |
55 |
75.34 |
' |
5000 |
40 |
72 |
62 |
86.11 |
40%久效磷 |
10000 |
40 |
77 |
53 |
68.83 |
' |
5000 |
80 |
92 |
81 |
88.04 |
氮酮对久效磷的增效作用:
由表3、4可见氮酮对久效磷的增效作用与氧乐果+氮酮的情况基本相似。在喷雾法试验中氮酮的用量是相应氧乐果的2倍,增效灵稍高些,如含1.6%和2%氮酮的40%久效磷2ppm的效果为93.0%、93.9%,比久效磷4ppm效果(84.4%)分别高8.6%和9.5%,说明氮酮对久效磷也有显著的增效作用,在氮酮加入比例为1.6%——2%时增效可达1倍或者当久效磷含量减少到原来的2/1时,加入0.8——1%的氮酮,可保持原有效果。
表5,时胺磷+氮酮 对棉红蜘蛛浸玻片法试验结果
药剂 |
稀释倍数 |
有效浓度
(ppm) |
试螨数 |
24h死亡数 |
死亡率
(%) |
25%甲胺磷(+0.8%氮酮) |
8000 |
31.25 |
75 |
28 |
37.33 |
' |
4000 |
62.5 |
80 |
63 |
78.75 |
25%甲胺磷(+1%氮酮) |
8000 |
31.25 |
80 |
33 |
41.25 |
' |
4000 |
62.5 |
79 |
51 |
64.56 |
50%甲胺磷 |
8000 |
62.5 |
77 |
18 |
23.38 |
' |
4000 |
125 |
78 |
29 |
37.18 |
氮酮对甲胺磷的增效作用:
浸玻片法试验结果表明,氮酮对甲胺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、含0.85%和1%氮酮的25%甲胺磷与50%甲胺磷相比,在稀释倍数相同时,效果分别高13.5%、17.87%(8000倍)和41.57%、27.38%(4000倍),其中加0.8%氮酮4000倍与单用4000倍差异达显著水平(表5)。说明加氮酮后可使甲胺磷含量降低1倍,而对棉红蜘蛛的效果相当或优于不加的。
田间药效试验结果
10%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对犁木虱若虫的防治效果为用药后5天死亡率为78.22%高渗灭杀净乳油(风含氮酮1.0%)1500倍,对于犁木虱的最高防效是97.61%,比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效果高19.39%;
12%高渗灭杀净对小菜蛾,菜蚜和菜青虫竺蔬菜害虫喷药后三天累计死亡率达92.97%、94.96%、97.12%,比30%ddvp的田间防效分别高11.56%、8.68%、12.77%。而且不仅防效高,速效性也很强,打药后数分钟内虫体即开始下落。